世界上有一樣東西
比任何別的東西都忠誠于你
那就是你的經(jīng)歷
以及你經(jīng)歷中的感受和思考?
2023年7月3日至7日,60多名來自西安歐亞學院國際項目的同學們,選擇在暑期伊始參加由西安歐亞學院與美國韋恩州立大學聯(lián)合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中心主辦的“E起young在歐亞”暑期夏令營。
本次夏令營包含體驗課程、工作坊、紀錄片時刻、飛盤比賽及閉營典禮等豐富精彩的內(nèi)容,使同學們在享受假期休閑放松的同時,開啟國際化思維啟迪,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未來發(fā)展的可能。

(圖一)閉營儀式合影



(圖二)中美跨文化交流課程
Haiyong Liu:本課程包括兩個主要教學目標。首先,讓學生熟悉中美跨文化交際中一些常見的溝通不暢、文化失禮以及該做與不該做的事情,比如分享學生和老師個人經(jīng)歷中的軼事,以及在書本中常常討論的案例研究。其次,我將鼓勵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隱藏在中美交流表面差異之下的基本原則,并發(fā)現(xiàn)可以促進和改進這種交流的策略。


(圖三)跨個性領(lǐng)導力課程
Michele(Shelly) A. Najor:我的課程將介紹特定語境下的語言交流,尤其是公共演講的實用技巧,比如如何減輕演講者的焦慮和增加自信。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在公共演講中取得成功,并為他們提供有效演講所需的組織、研究和演講的基本原則。學生將計劃和準備演講,以告知、說服或滿足特殊場合的需要;學習如何分析不同的聽眾,并設(shè)計演講來吸引每個人。


(圖四)言語交際課程
Miriam Jacobs:本課程將分為三個部分。我將首先幫助同學們分析自己是四種人格類型(DISC)中的哪一種及這四種人格類型天然的優(yōu)勢和劣勢。學生們將深入了解他們的個性,并就如何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得到有用的建議。學生們還將學習如何與不同世界觀的人進行友好溝通。另外,在領(lǐng)導力溝通中,如何察覺令人感到不快的因素,即如何給出負面反饋和談判原則。


(圖五)方栩昂同學個人分享
“... 我逐漸從課堂的聆聽者變成了參與者,直到我站在這里成為了一位演講者,我感受到了溫暖的力量。(我)看到了每一位同學的眼神和微笑,它與我們相遇的第一天完全不同。我們面對挑戰(zhàn)、互相幫助、解決問題。We are just a family. 這是一個難忘的經(jīng)歷,在未來我們都會帶著這份回憶,擁抱更好的自己?!?/span>
---- CFA2101 方栩昂
“... 從這里,我也明白了“和而不同”的一層意思,就是指我們在和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不同觀念的人在一起時,能夠以平常心的、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和對方進行交流,這是一種自信,是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同時對其它民族文化的一種理解。
總之,思維決定高度,格局決定境界。在歐亞,我逐漸地去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認知,積極參加一些活動,去認識自己的不足。把自己放在相應(yīng)位置思考,提升自己。也希望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在歐亞擁抱全新的自己?!?/span>
---- 供應(yīng)鏈2201 武文麗


(圖六)課程師資介紹
在工作坊板塊中,由三位老師共同講授的主題工作坊深入探討了演講技巧、辯證思維、負面反饋和正向反饋等重要知識。這些專業(yè)指導和實踐經(jīng)驗為同學們的未來個人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同學們在工作坊中學習如何在舞臺上流暢自如地表達自己,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辨證思考的能力,以及了解負面反饋和正向反饋的含義從而更好地認識到反饋的重要性,并學會接受和利用反饋來改進自己。

“... What I feel most rewarding is the everyday sharing lessons. I was a bit afraid to speak in public especially in English. However, with the careful explanation and encouragement of foreign teachers, I and other friends completed the speech very well. I believe that we will be more confident and generous, and more infectious with more practice and effort just like our teachers.”
---- 供應(yīng)鏈2102 高伊卓
“... 我最喜歡的是外教Prof. Liu關(guān)于美國和中國有什么差異的介紹,這個系列一共上了四堂課,介紹了中國與美國文化習俗有什么不同,中國與美國的語言有什么不同,中國與美國學分算法有什么不同。這不僅使我拓寬了國際視野,了解到各地方文化差異,加深了對于兩地區(qū)的認知,也讓我對于語言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大幅提高了我的英語演講與交流能力,清楚了自己性格的優(yōu)缺點。我非常希望這個活動以后能繼續(xù)開展下去,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真正地進行交流互動,做一個和而不同、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歐亞人?!?/span>
---- 供應(yīng)鏈2201 畢恒


(圖七)The Cove獲得2010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在觀影活動中,吳建瑩(Chien-Ying Wu)老師為同學們播映了紀錄片《海豚灣》(The Cove),這部影片揭露了日本的一個小海灣屠殺海豚的殘酷暴行,每次的屠殺都會將這里的海水染成血紅色。
我們試圖解決的是一個小海灣的問題
但它只是人類破壞海洋的
一個縮影
所有的化肥、農(nóng)藥的徑流正在毀滅海洋
—— 《海豚灣》導演 Louie Psihoyos
影片放映結(jié)束后,吳老師引導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分享了彼此的觀點和感悟:
- “時至今日,太地町對海豚的屠殺并未停止,對于海豚的保護,不應(yīng)只停留在紀錄片中”
- “《海豚灣》這部紀錄片曾帶給我們震撼,但是對于動物保護與海洋保護,更應(yīng)該存在于每個人生活中的時時刻刻”
- “海豚總是微笑,它的微笑,讓我們看見了大自然中生靈的美好,但其實更多的還是我們看不到的畫面”


(圖九)《海豚灣》觀影討論
這樣的互動交流促使同學們增進了彼此的交流與理解,也對自然、生態(tài)和人與動物之間關(guān)系擁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同時,吳老師更想讓孩子們意識到:“我們都是做‘選擇題’長大的,所以很自然地覺得事情都是有正確答案的,但實際上人生沒有正確答案,能夠生存下來才能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答案”。
選擇紀錄片也是因為“通過紀錄片,想要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商業(yè)電影以外的影視形式、影視語言,它們的表現(xiàn)形式不是“平穩(wěn)”的,而是“顛簸”的,它們可能以隱藏攝像頭的形式進行拍攝,也可能會有其他更多種多樣的形式”,“舉辦紀錄片時刻,也是想與學生們一起探究,“影像的生成”的動因是來自于作者本人的某個觀點?抑或是作者的觀點產(chǎn)生于“影像的生成”的過程或結(jié)果呢?”。

飛盤活動由通識教育學院協(xié)助共同開展,來自體育教研組的周老師擔任主教練,四位志愿者同學擔任助教及隊長開展飛盤入門教學及分組訓練比賽的活動。


(圖十)入門教學及分組比賽
即使身處炎炎夏日,同學們面對訓練和比賽仍展現(xiàn)出極高的配合度和積極性。飛盤訓練不僅能夠鍛煉身體,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同時通過讓同學們互相協(xié)作和配合,展現(xiàn)與體會到團隊協(xié)作的力量和快樂。

(圖十一) "We Are Family"

在這次暑期夏令營活動中,同學們憑借聰明才智和刻苦努力在短短的時間里,不僅獲得了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還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和團隊合作能力。

希望每一位參與的同學在今后的日子里都能將夏令營中學到的知識和經(jīng)驗融入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中,不斷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