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我校澳大學習交流訪問團

(圖二)CKLC導師團進行專題分享交流

(圖三)CKLC院長Dr.Yu為我校訪問團作主旨報告

(圖四)訪問團在CKLC討論室進行分享討論

(圖五)我校學生代表在CKLC的Teach- in lunch section上提問

(圖六)我校學生在CKLC生活體驗
(圖七)張成老師代表我校贈送CKLC院長Dr.Yu禮品
4月25-28日,我校組織了由2017年度“優(yōu)秀輔導員”和青年社區(qū)學生代表組成的西安歐亞學院學習交流訪問團,遠赴澳門大學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學習交流訪問活動。本次訪問活動由學生發(fā)展處處長助理張成老師帶隊。
我校此次所到訪的澳大張昆侖書院(Cheung Kun Lun College,簡稱CKLC),是澳大目前的十所住宿書院之一,目前有近四百名學生,皆主要來自不同學科、不同年級、不同背景的本科生,同學們在學院(Faculties)上課之余的60%的時間,基本都在書院同宿共膳,共同生活,共同策劃和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從而培養(yǎng)具有跨文化的多元化視野、社會責任、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優(yōu)秀學生,讓學生可以實現(xiàn)課堂外的自我開拓與延伸。
訪問期間,歐亞師生訪問團住在書院學生宿舍,以方便近距離體驗書院生活。張昆侖書院院長余小明博士、副院長黃才試老師及書院導師團隊先后向訪問團作了專題分享,就學校和書院的歷史、理念、構架等進行了介紹。張昆侖書院以培養(yǎng)學生“陽光、誠實、合作、進取”為書院使命,澳大每個書院就像一個小的生活系統(tǒng),書院內(nèi)不僅有富有特色而人性化的獨立食堂,圖書室、討論室、自習室、會客室、廚房、健身房等學習、休閑、健身設施一應俱全,完善的設施服務有效提升了書院學生的高品質(zhì)的生活學習體驗。
澳大書院每層都有若干名類似我們青年社區(qū)的學生樓層長,稱為Resident Assistants(RA),一般都是本科生,RA之外樓內(nèi)外會有一名研究生學長作為Resident Tutors(RT)會協(xié)助書院的生活導師(Resident Fellow)指導這幾名RA開展樓層管理工作。RT和RA就基本組成了一個書院基層管理的College Staff——RTAs,他們的工作主要就是為樓層同學提供家庭般的住宿生活體驗,關注同學的個人書院生活狀況,身體及心里異樣,調(diào)解宿舍關系,組織月度樓層會議,樓層宿舍拜訪,組織促進樓層同學關系的活動等。
澳大書院通過院生會(House Association,簡稱HA),類似歐亞的青年社區(qū)學生會,主要是在書院樓層管理之外的文化活動,開展充實書院理念性的實踐活動,豐富書院學生課余活動,如支教、演唱會等。張昆侖書院最為推崇的一個活動就是他們年度的高桌晚宴(High Table Dinner),每位參加的同學都必須提前學習晚會禮儀,現(xiàn)場著禮服,聽嘉賓演講分享,在品味西餐美食的同時,拓展交際,體驗文化,提升自我。書院旨在通過這些舉措和嘗試,將知識素養(yǎng)、價值觀理念等主動融入到書院學生的日常起居飲食的生活中去,從而讓書院變成有溫度、有情懷的成長型書院。
不論澳大的書院,還是歐亞的青年社區(qū),逐本溯源,都參照的是歐美大學住宿學院體系(Residential College System)。澳大的學生管理模式,由之前的走讀式,到全面實行住宿書院制,也經(jīng)歷了探索與嘗試的過程,對歐亞的社區(qū)化探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殊途同歸,不論書院(Residential College)還是社區(qū)(Youth Community),都體現(xiàn)著彼此對學生的關愛,對教育的情懷,希冀在不一樣的社區(qū)生活之中,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按照自己本來的樣子生長”!
聽了張昆侖書院孫斯斯老師關于RTAs的介紹,令我感觸頗深。同樣身為歐亞青年社區(qū)學生干部的我,該怎樣幫助社區(qū)同學更好的融入社區(qū)生活,更好地成長?歐亞的學生干部并不差,甚至有優(yōu)于他們的地方,我們需要做的是對自身工作充滿自信,用心和其他同學溝通。我們還在路上,也會繼續(xù)努力探索和嘗試,從而形成具有我們“Eurasia style”的社區(qū)風度!
——國際青年社區(qū) 信息工程學院 薛晨陽同學
在張昆侖書院,也許學生畢業(yè)之后,最懷念的不是他們的專業(yè)老師,而是書院帶給他們的體驗,大家一起包餃子,去戶外BBQ等,這都將成為學生們最重要的回憶,學生尊重你,不在于你的權利和地位,而是你能給學生帶來多少幫助,只有發(fā)掘?qū)W生的興趣點,不斷地去鼓勵他,支持他,為他的夢想插上翅膀,你就會收獲學生最大的尊重,這也是學生工作最大的意義。
—— 高職青年社區(qū) 張靜老師
此次出行訪問是我校輔導員外出訪問交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也是青年社區(qū)【生活體驗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在澳門大學為期三天的訪問交流,老師和同學們不但提升了自己的國際化視野和溝通協(xié)作能力,也對我校的各項教育變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雖然看到了與國際化高校在一些方面還存在差距,但是在育人理念、教學方式、校園文化上都有自己獨特的DNA,我們確實走在了正確的路上。
—— 學生發(fā)展處 張成老師
(學生發(fā)展處 供稿/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