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短短幾天的培訓,卻讓我思緒萬千,熱淚盈眶,感慨良多。我很慶幸自己的努力爭取,有機會來參加這次培訓,品嘗“心靈大餐”。5天的課程讓我學會了自我覺察、自我關注、自我定位,好像把丟了的自己找了回來。昨天在箱庭體驗時,我選擇了一盆花,我希望5年后的自己能自信、飽滿地綻放。感恩這里遇到的每個人?!?
“在我們那里,其實很多中小學都配備了箱庭療法的玩具和沙箱,但真正把它運用于學生心理輔導的并不是很多。這次學習了箱庭療法,我也自己進行了體驗,真正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幫助很大。我覺得它特別適合我們學校心理工作,下個學期開學后我準備把我們學校的箱庭室真正用起來,讓更多的孩子從中受益。”
“這5天里,我所遇到的每個人,每位授課的老師,他們身上所散發(fā)出的對于人性的關懷和尊重一次次觸動了我。我想到了我身邊的那些孩子們,不管他們曾經怎樣,現在正面臨著怎樣的困難,我都準備重新走進他們,聆聽他們的心聲。學校心理教師應該是跟其他學科教師不一樣的角色。我還可以為他們做更多?!?
這是陜西省榆林市清澗縣的老師們到我校參加 “中小學心理教師心理輔導技能”培訓后的感言。此次培訓由我校工會和人文教育學院應用心理學教研室承辦,歷時5天。這也是我校落實“雙百工程”清澗縣教育扶貧項目中的一項。來自清澗縣各中小學、幼兒園的教師30余人參加了培訓。培訓旨在幫助老師們了解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對兒童開展心理工作的規(guī)律,提升老師們的心理輔導技能,同時也促進他們自我覺察。
開辦儀式上,我校黨委書記許尚年回顧了我校對清澗縣教育扶貧工作的總體安排和進度,對學員們來到我校學習表示歡迎,希望大家學有所成,更好地服務清澗縣的學生心理教育及輔導工作。
看懂與聽明白:助人的藝術
心理咨詢工作的實質就是助人。在開班之初,應用心理學教研室的寇延老師帶領代價領略了和感受了助人的藝術。在這個過程中,學員們不僅感受到了真誠的助人關系,也明白了有效的助人因素有哪些,以及在進行心理助人工作時的基本流程和技能。在學校,當老師們關注那些遲到、學習成績不好、總是惹麻煩的學生時,往往聚焦在他們身上的“問題”,而忽略了他們內在的優(yōu)勢和潛能。當老師們關注那些成績好、聽話懂事、乖巧、努力的“好學生”時,往往聚焦在他們的好行為上,而忽略了他們內心可能存在的壓抑和回避。助人工作,不僅看到這些現象,不僅要看得見,更要看得懂。通過課上的小游戲,學員們感受到“看到了,并不一定看得明白;聽見了,并不一定聽得懂?!?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辛苦和不易,也許,事實遠比我們看到的有更多可能??紤]到大多數的學員來自小學,所以,寇老師為大家介紹了與小學生進行心理工作的一些方法。

(圖一)學員感受助人的過程

(圖二)學員們學習與兒童進行工作的方法
我們在一起:團體心理輔導
培訓的第二天,在史娜老師的帶領下,學員們一起感受到了團體心理輔導的魅力,了解了團體心理輔導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以及結合各自教學的實際經驗設計了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案。通過大型的冥想練習和小組討論以及別出心裁的“天使餐”,讓學員們在感受團體動力的同時,增進了對自身的覺察。要想幫助別人,先要看清自己,有位學員在團輔中分享到:這個活動讓我感覺到我以前好像一直都沒有好好愛自己,感覺以后應該對自己有更多的關注和愛護。還有的學員說,團體輔導的方式在中小學很適用,不僅對學生,對于我們教師的減壓和自我成長也有幫助。

(圖三)學員們體驗團體的魅力
走進內心世界:箱庭療法
箱庭療法是在治療者(咨詢師)的陪伴下,來訪者從玩具架上自由挑選玩具,在盛有細沙的特制箱子里進行自我表現的一種心理療法。培訓第二天,培訓項目組為學員們安排了個體箱庭體驗和團體箱庭體驗。盡管天氣炎熱,但學員們都很投入去體驗。體驗之后,寇老師為大家介紹了箱庭療法的基本設置、治療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結合大量的案例,讓學員們了解了箱庭療法在中小學學生心理輔導中的應用和療效。讓學員們懂得了在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中,傾聽、欣賞、陪伴、見證每一位來訪者。學員們也在體驗中進行了自我覺察,有的學員發(fā)現了以前被自己忽視的東西,有的學員在迷茫中找到了力量,有的學員感受到了被接納和理解的感動。正所謂“箱中小世界,心中大宇宙”。學員們紛紛表示,要在自己工作的學校、幼兒園真正發(fā)揮起箱庭的作用,幫助更多的學生,讓他們受益。

(圖四)學員們感受團體箱庭

(圖五)學員們體驗團體箱庭后分享心得
了解孩子: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及心理課程設計
人的成長具有階段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具有不同的特點。在王曉穎老師的帶領下,學員們詳細的了解了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及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包括“厭學”“打架”等常見問題的深入探討分析,以及在處理這些問題時不是一味的打壓,而是結合學生自身情況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做到真正的溝通、解決問題。
高新一中國際部心理教師楊明春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心理教師李倩則結合自己一線的教學經驗,和學員們分享了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且就在學校開展心理工作中與家長工作的部分以及學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進行了分享。

(圖六)分享心理課教學經驗
畫出心聲:繪畫療法
不需要畫得好看,只要畫得開心。繪畫療法是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方法之一,具有應用范圍廣、操作簡單便捷的優(yōu)點。每一個人都是天生的畫家,在佀建鋒老師和王彤星老師的帶領下,學員們通過實際的繪畫體驗,感受到了線條、色彩的魅力,進行了自我覺察和分析,同時學習了繪畫療法的基本原理、操作及應用。并就在中小學心理輔導中的應用進行了案例分享。

(圖七)學員們分享自己對繪畫的覺察

(圖八)全體合影
培訓結束后,學員們紛紛表示,本次培訓除了學習了這么多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還讓他們開啟了自我成長的旅程。培訓的結束也許是新的開始,他們將帶著在培訓中對自己的覺察,更好地聆聽學生的心聲,陪伴他們成長。學校心理教師,不僅重要,而且還可以做更多。為本次培訓提供課程助理和會務工作的是我校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的學生,他們在這5天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這個專業(yè)的價值,更堅定了他們未來成為一名優(yōu)秀學校心理教師的信心。
在每一刻聆聽,在每一次相遇中成長。
(人文教育學院應用心理學教研室 袁子越供稿、袁子越、聶榕攝影)